[網誌] 台北市中心的小城 - 大稻埕

許多人對大稻埕三個字的印象,應該都是來自於台北市民生西路底水門上的「大稻埕碼頭」,以及每年一次的河邊煙火,還有絢麗的夕陽攝影。

而對我來說,這是我出生與現在居住的地方,也是與我家族生活息息相關的區域。

大稻埕 Da Dao Chen

大稻埕的最主要街道是迪化街,這個來自遙遠新疆的名字,是1945年後國民政府取的,其實跟我們沒有什麼關係。在日本人替它取「永樂町通」之前,它分別叫做「南街」「中街」與「中北街」,我出生於「中北街」更北邊的巷子,現在住在「南街」附近,以前我的阿公阿媽還在的時候,我還經常聽到他們使用「中北街」這個名詞。

大稻埕的重心在迪化街,迪化街的重心在南街,在南街這段一帶的店面,除了有中藥、南北貨以外,也包括了紡織與茶葉,大稻埕出身的已故畫家郭雪湖先生一幅很有名的「南街殷賑」這幅膠彩畫(1930, 第四屆臺展賞-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),就是描繪這裡的街道景色。


2011 霞海城隍文化祭

迪化街的重心在南街,而南街的重心就在霞海城隍廟與永樂市場,霞海城隍廟與大稻埕的歷史幾乎是一體的,而永樂市場周圍便是大稻埕商業的核心,兩者互相興旺,造就了大稻埕的輝煌時代。以前大稻埕原來是平埔族居住地,漢人開基最早是林藍田在1851年在迪化街中街上所建造的三間店舖,店號稱「林益順」,店舖現在還在,就是位於迪化街一段154號「勝豐食品行」這三戶。


迪化街最早的店舖
後來在艋舺1853年(咸豐三年)的「頂下郊拼」械鬥,被頂郊人(晉江、惠安、南安)打敗的下郊人(安溪、同安)背著城隍爺逃來大稻埕落戶,城隍廟原本是落腳在陳金絨(第一代管理者)之子陳浩然(目前城隍廟第六代管理人陳文文小姐的長輩)的金同利店舖中,後來於咸豐六年募建了大稻埕霞海城隍廟。

而霞海城隍廟每年農曆五月十三正是迎城隍的日子,「五月十三人看人、迎神賽會甲天下」這句俗語就是指這北台灣最有名的三大廟會慶典之一(大龍峒保安宮、大稻埕霞海城隍、萬華青山宮),在過去民間娛樂少的日子,霞海城隍廟的遶境,可是當年人山人海擠著看藝閣遊行的盛會。


對峙

2011 霞海城隍文化祭



在這裡不單只是有老街與廟宇,永樂市場的周圍包含了中藥、南北貨、紡織布匹、服飾配件、化工、茶葉、食品等行業的中心,以食品業來說,這裡就是義美、聯華、光泉的發源地,光泉當年就是在城隍廟門前的小攤,義美在延平北路上的本店其實是蔣渭水先生當年的大安醫院原址,聯華到現在還在迪化街上有家店面。


但如果只是把這裡描繪成商人做生意的場域,可能會忽略了它在當年文化與政府機構的角色,與迪化街西邊平行的貴德街(港町)從前還有港町文化講座(貴德街51號),是當年林獻堂與蔣渭水的台灣文化協會的講堂,轉角就是李臨秋的故居,過馬路就是當年的永樂座戲院所在,是當時許多戲劇的表演場地,包括有名的顧正秋。近幾年文化局開始在這裡扶助一些文化展演的場所,像是大稻埕戲苑、URS44大稻埕故事工坊、URS127設計公店、URS155 Cooking Together,也吸引了一些很有特色的咖啡館進駐,也算是接續大稻埕當年傳統的表現。


「千秋街街屋」


這邊還有電報學堂、郵政支局、電信支局、警察分署、博愛醫院、稅務檢查所、地方法院、德記洋行(長安西路303號)、怡和洋行(貴德街36號)、美國領事館,鄰近貴德街的中興醫院在劉銘傳時是台灣第一條鐵路起點 - 「大稻埕火車票房」所在,後來日本時代是「赤十字醫院」,再加上南端的北門、台北工場與鐵道部古蹟,這些歷史發展的軌跡,讓大稻埕成為是台北市內目前老房子與老故事密度最高的地方,可以單獨為這裡出一本專書介紹。

在當年日本統治的時代,大稻埕儼然就是城門外屬於閩南人的聚落,自成一格,與城內日本人的官衙有明顯區分,而與北邊的淡水,南邊的艋舺,成為台北的三大支柱。但是這裡最特別的是,到目前為止這個區域還是維持著相當傳統的做生意方式,白天熱鬧、晚上安靜的作息方式,新興的行業,像是星巴克、速食店到現在還沒有進駐這邊。我有時晚上八點到家,店家打烊休息,住家不多,行人稀少,總覺得像是南部小鎮的安靜,雖然離熱鬧的台北車站、西門町只有三分鐘走路距離,但它真是像極了這台北天龍國的鄉下,住在這邊實在是有一種特別的對比趣味。

(本文以舊文重新改寫)


相關資料:
南街殷賑http://www.tfam.museum/TFAM_Collection/pic_page.aspx?collid=33&PMId=33


  1. 大稻埕足跡 - (1) 大稻埕南街
  2. 大稻埕足跡 - (2) 永遠快樂與天下太平
  3. 大稻埕足跡 - (3) 貴德街的歷史與連結

留言